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位于扎兰屯市区东南25公里处,辖区面积71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3.39万亩,林地5.5万亩、草地0.3万,主导产业以玉米大豆种植和肉牛肉羊养殖为主。共有9个自然屯、11个村民小组,常住人口428户,现有人口1327人。满都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,共有党员70名。近年来,满都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任务,持续在打造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下功夫,不断增强全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一是抓组织、强堡垒,锻造村级工作“生力军”。满都村党总支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“第一抓手”和“红色引擎”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,引导党员积极参与产业发展、为民服务、基层治理、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,持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。紧紧围绕主题教育、党纪学习教育,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的方式,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、党规党纪等,持续提升村级班子凝聚力、战斗力。紧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,建立了数据、制度、实事“三本账”,结合巡察反馈、审计反馈、自查自纠等方式共排查问题6个,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。
二是抓产业、强根基,激发乡村振兴“源动力”。按照乡村两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年度责任清单,建立村级乡村振兴指挥室,制定村党总支乡村振兴任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,实施挂图作战,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基础上,按照求好不求快的原则,统筹推进“五大振兴”任务落实,接受上级党委和党员群众监督。突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,村党总支牵头先后实施了粮食深加工、肉牛养殖、烘干塔、酒类酿造等集体经济产业,采取“支部+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方式,按照合作社主导、公司化运营、村集体与贫困户分红受益的管理模式,形成了村集体、企业、农户利益联结机制,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2万元,实现了产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三是抓品牌、强载体,创造人民满意“新业绩”。满都村党总支在抓好基层党建、服务效能、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基础上,结合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,打造“丹心向党抓振兴,凝心聚力促发展”党建品牌,并充分发挥服务型党组织作用,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主阵地,建立满都村便民服务指南和办事流程图,实施26项服务事项的初审和代办服务;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,建立一“菜单”两“清单”,即党群服务中心服务“菜单”和帮办代办清单、“有呼必应、扎根群众”服务清单,村干部结合工作职责和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便利,对五保户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众进行“一帮一”“多帮一”重点服务;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组建了8支服务队伍,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“群众点单+所站派单+队伍接单+所站督单”模式,建立了群众需求库、党员群众记录本、派(接)单记录本,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开展“微事项”“微心愿”志愿服务。
四是抓减负、强体系、营造干事创业“好环境”。结合推进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集中整治,围绕“六清理两强化”要求,清理各类标牌、标识牌43块,注销微信工作群5个,“一村一策”确定承担事项清单34项、协助党政群机构工作事项16项,建立完善村级事务准入制度,明确出具证明事项8项、不应出具证明事项26项,制定规范村级“小微权力”清单48项,进一步规范了村级事务运行,持续推动作风转变,有效缓解了工作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