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欧洲杯下注平台_澳门现金网-官网

图片
乡镇之窗

中和镇:产业“牵手”科技 赋能乡村振兴

发布日期:2024-08-02 09:46 来源:中和镇人民政府 浏览:

中和镇坚持以科技推动乡村振兴和“三农”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依托优势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扎实深厚的农业产业基础,以党建为媒,突破“固有模式”,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,实现科技与产业同频共振、融合发展,跑出乡村振兴“新路子”。

科技注能农业,政院校联手赋能产业发展。中和镇积极搭建“政-院-校”合作桥梁,落实合作共建机制,联合呼伦贝尔市农研所科研专家、扎兰屯市职业学院专家教授成立科技服务临时党支部,开展新技术试验推广,通过“产学研”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2023年,打造玉米“品字型摆放”增产种植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新型种植模式试验田1390亩,并作为先进实用技术展示窗口和基层种植户的田间课堂,先后召开现场观摩会3次、技术培训会3次、直播课堂2次,进一步增强推广力度。经实收测产,玉米亩增产240-300斤,亩增收230元左右。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,按下了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“快进键”。

示范推广应用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共赢。2024年,中和镇乘势而上,持续扩大新技术推广应用,深耕“科技专家服务团+党支部+党员+农户”模式驱动,通过党支部牵头、党员带头,在兴隆村等6个村实施大豆单产提升、玉米“品字形摆放”增产种植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等共计8900亩,并发动15名党员、6个农业种植合作社、1个种植大户领种示范样板田3000亩,为全镇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树立标杆、做好榜样。先后组织召开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、现场观摩推介、技术指导培训等活动7次,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方位服务。目前,各示范田粮食作物长势总体良好,玉米正处于出穗期、大豆处于结荚期,对比传统种植模式优势明显。

解锁发展方向,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径。秉持多样化发展理念,中和镇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和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,通过党委搭台、支部带头,因地制宜推广林下种植新技术。支持新林村天善美芍药园在发展赤芍等中草药种植的基础上,试验探索引进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,发展“红松嫁接”产业。该园于2016年开始试验樟子松嫁接红松,已嫁接成功500亩、3万株,目前每株树可产松籽4公斤、产穗4万枝,年产值8万元。同时在嫁接、摘果等环节雇佣当地村民10余人,每人每年增加收入约3000元。目前,该园已带动本地6户村民开展塔松嫁接,并辐射至萨马街等周边乡镇及黑龙江等地,参与农户达40余户,嫁接面积600亩,预计结塔期每亩地可创造产值至少2万元。